查看原文
其他

大败局21:中国差点出了个卡内基一样的钢铁大王

2017-04-29 公号搜【齐俊杰】 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我们的齐俊杰的财经读书圈,很多朋友确实追随我们好久了,但也有不少朋友中途放弃了,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很多多坚持一天之中形成的。恭喜你们走到今天已经读完差不多20本书了。这相当于一个中国人5年的读书量,相当于一个日本人2年的读书量,但据说以色列人一年读书60本以上,所以犹太人成为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民族,也是最富有,最会做生意的民族。而老齐要做的读书圈,就是要帮助大家实现犹太人的读书量,而且我们只读有用的书,只读好书。无论最后这里汇聚多少人,真心希望能帮大家实现思路上的拓展,进而实现财富上的超越。这就是老齐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提功在千秋吧,但应该也是功德一件。


闲言少叙,我们重回大败局,今天我们来到长江边上,这里又一家钢铁厂正在发生着故事。戴国芳,是一个从小村庄里走出来的人,家里实在太穷,他很早就辍学靠捡破烂为生,当时常州附近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很多小工厂,而戴国芳天天就是捡拾周边的废料,然后换钱。就像余华小说兄弟里面的李光头一样,竟然让他攒出一台拖拉机,随后他靠这台拖拉机扩大了收破烂的半径,赚了更多的钱。1984年,他在老家院子里,开了一个炼钢作坊,购买了一些二手转化炉,竟然形成了简单的产业链。前前后后后又赚了一些钱,随后他开始承包濒临倒闭的国有钢厂车间,当时这些车间没有任何问题,主要就是态度和制度抑制了效率。所以戴国芳拿过来之后,之前的垃圾瞬间变成了印钞机。最多的时候他竟然承包了5家这样的车间。这一干就是10年。

1996年戴国芳,成立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干倒2000年,已经有千余名工人销售超过1个亿,要说诀窍其实老齐觉得,主要是因为赶上了,那是一个靠建设靠钢筋水泥的时代,只要肯干,产品过硬,总能脱颖而出。2000年以后,戴国芳为了更进一步,决定倾家荡产上高炉项目,他渴望从小的炼钢厂里脱颖而出。后来跟戴国芳预计的一样,铁本腾飞了,全年钢产量100万吨,销售25亿,他个人已经能够登上富豪榜了。但他的生活依旧简谱,始终坐一辆抵债的桑塔纳2000轿车,住在简陋的工厂小房子里。一心只想着把铁本做大。2001年生意更好了,由于房地产行情启动,当时全国钢材全面紧缺,价格天天都在上涨。铁本门口来提货的大卡车排起了长龙。


而当时的常州与苏州和无锡并列,常州经济发展很快,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位列江苏之首,于是他迫切的需要一个跟南京钢铁或者上海宝钢齐名的钢铁厂,来支持当地的发展。而铁本当时显然已经脱颖而出了。而戴国芳则牢牢的抓住了这个痛点,把铁本的希望转化成了常州的希望。


但戴国芳似乎野心并不大,2002年的5月,他只想把规模翻一倍。然而这显然不符合领导们的思路,所以不断有坏人撺掇他,老戴 啊,你得有点出息。常州的钢铁都靠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敢想的。这颇有些当年史玉柱盖巨人大厦的味道。而被架起来的戴国芳也下不来了,最后目标比原计划翻了4倍,是现有规模的8倍。那时候的铁本固定资产12亿,净资产6.7亿,但却要启动一个超过百亿的项目,而有了政府的支持,银行对铁本大胆放贷,一下子铁本得到了44亿的银行授信,是固定资产的将近4倍。


为了得到土地,绕开监管,有高人给铁本出招,把840万吨的项目拆成了7个子项目和1个码头项目分别上报,分成14块土地,分别申请。而在执行层面,也是有内部人负责,一个没上过学的戴国芳,根本不懂这些,他们只管干活,对这些审批完全就是听之任之。总想着政府总不会坑我吧。


戴国芳的偶像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他十分清楚卡内基说的规模效应,只要规模大了成本就低了,市场也就随之而来,于是你的规模就会更大,成本也就会更低。当然利润就会滚滚而来。当时铁本的任务是840万吨,当时全国千万吨以上的只有宝钢和唐钢。而民企是有优势的,由于效率比较高,所以每吨不同产品要比国企成本低60-150元,而戴国芳的企业成本更低,因为他跟澳洲一家公司签订铁矿石供应协议,所以成本大幅下降。他的协议价格每吨只有300多,而市场上每吨铁矿石要1000元。而且戴国芳的价格还是长期不变的。正因为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戴国芳的信心也越来越膨胀,铁本要在3年内超过宝钢。5年内追上韩国浦项。这也就是说他要在3年内成为全球第五的钢企,5年内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企业。

2001年前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很快,全国钢材全面短缺,于是很多人都在钢铁上动脑筋,起码刘永行和郭广昌这两位就有进军钢铁行业的打算。而全国更是纷纷投产钢铁,100万吨的产能建成只需要1年。老齐分析,当时很可能钢铁也进入了反身性阶段,越觉得钢铁不够,就越要扩产能,兴建钢铁厂,而钢铁厂必然消耗了大量的钢铁,所以就是钢铁厂开工的越多,钢铁产能越是紧缺。所以2002年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710亿,增长46%,2003年投资1329亿,更是实现了近100%的增长。2003年底,上面觉得不对劲了。这么搞下去,等这些钢铁厂都建成了,一下就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但其实当时已经是后知后觉了。于是开始出手抑制产能,点名钢铁电解铝以及水泥三大行业,进行清理检查。于是调查随之派往了全国各地,这也惊醒了戴国芳钢铁大王的春梦。


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新华社记者,发现了长江边上的铁本钢铁厂,他打电话跟国土部核实土地情况,结果发现了问题,转手就写了一篇内参打了个小报告。不久国家发改委和国土部,以及环保总局的人就接踵而来。铁本违规拿地的事马上就兜不住了。他当时的想法依旧朴实,只要能顶住压力,尽快把高炉上了,顶多就是罚款,不可能拆掉的。但他显然天真了。

在抑制产能的大背景下,人家刚好抓到了你的小辫子,所以铁本很快就被当成典型给揪了出来。然后就是应对各种检查,各种查账。而铁本的戴国芳,此时出了一个昏招,他写了一份检查,说我曾经虚开发票2个亿,抵扣税2000万。于是赶紧把钱补缴给了国税局。希望通过交钱的方式能够应对检查,让上面下手有所顾忌。毕竟这也是个纳税大户吗?

但他又错了,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已经惊动了国务院,常州的领导班子,书记市长全都被抓去开会。很快常州市就叛变了,成立了清理小组,紧急下达停工令,一个月后,戴国芳一家全被警察抓了。原因是涉嫌偷税漏税而且数额巨大。他的检查书,变成了认罪书。本来是求轻虐,却真的要了命。

最后铁本事件定性为一起典型的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严重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重大案件。并列出五大罪状通报全国。包括越权审批,违规征地。违规授信,虚假骗贷,偷税漏税。8名政府官员和银行官员受严厉处罚。常州的班子警告的警告,罢免的罢免。甚至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都跟着受处分。而戴国芳的家产被查封!但可笑的是,这个曾经登上财富400强的人,身价2个亿的人,只查封了8万元。


中央就是要严肃处理铁本事件,杀鸡儆猴。告诉你们对宏观调控决不放松。一时间全国上马的没上马的各种项目全都搁浅,但其实粗暴的干掉铁本之后,受损的是国有银行,银行贷款26亿无法收回。所以这件事特别的耐人寻味,另外更奇葩的是,民间钢铁公司被强奸的同时,国有钢企全面扩张。宝钢扩产能50%,武汉钢铁也启动新项目,本溪钢铁跟浦项合作。唐钢,马鞍山钢铁全都纷纷出手有新的动作,在宏观调控的掩护下,后儿子被掐死了,亲生的儿子却越来越能折腾了。国进民退在钢铁行业里快速的变化着。


铁本被就地正法之后,钢铁产能并没有有效被控制,反而继续同比增长2成多,因此有人心凉了,这哪里是宏观调控,很明显就是拉偏手,或者干脆说是调控民企。


当时一看风声不对,郭广昌和刘永行果断收手,但还是晚了一步,郭广昌的复兴收购了唐山建龙3成股份,又控股南京钢铁联合,然后又去宁波,促成建龙项目,但结果也不得不停工,相关人员也被亮了黄牌,复星系被银行列入了贷款黑名单,宁波一堆官员也受到了处罚。但还好建龙的人没有被抓,郭广昌也逃过了牢狱之灾。后来有人分析之所以同事不同命,主要是因为郭广昌的项目里,杭钢这个国企参与了进来,而且持股51%,达到了控股地位。所以国务院网开一面,把对宁波建龙的处理权交给了浙江省政府,这就相当于默许了他的合法准生。

最后检察院起诉戴国芳的罪名只有一条,就是他自己写的检查,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罪,本来是想花钱消灾,结果却成了呈堂证供。而当时的5大罪状竟然一个没提。当然也有人试图辩解,这是一个行业潜规则,而又为何铁本会如此操作,虚开发票中间又有怎样的隐情。后来周其仁教授写文章说,大家其实都知道,铁本绝不是因为抵扣个税才犯的事,但轮到办他的时候,却成了最好的罪名。如果政府真要查税案,那么几乎家家钢厂都该抓。


戴国芳被抓后关了5年才判,而判刑只有5年,换句话说判完了基本也就放了。戴国芳出狱后不同于孙宏斌不同于仰融,他早已心灰意冷。什么都不想干了。也许在这样一个朴实的富豪和企业家心里,早已充满了无尽的失望。这就是中国卡内基的悲剧,明天我们走进一家制药企业,三九胃泰大家都在喝,但却早已物是人非。咱们明天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